中國駐大阪總領館消息,截至日本當地時間9月6日凌晨,駐大阪總領館協助因臺風“飛燕”滯留的中國旅客1044人分六批安全撤離關西國際機場。
21號臺風“飛燕”襲擊日本,罕見風暴潮致關西機場成孤島
由于遭受21號臺風“飛燕”的直接打擊,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因風暴潮而出現機場跑道和設施被淹的情況,完全失去了作為空中門戶的功能。關西機場過去也曾發生過地面沉降和水淹等災情。雖然已經通過加高防護堤等進行應對,但此次由于超出預料的風暴潮而未能防止水淹。
關西機場建成于1994年。在約5公里的海面上建造了總計2條跑道。其中A跑道長3500米,B跑道長4000米,可24小時供飛機起降。
21號臺風“飛燕”襲擊日本,罕見風暴潮致關西機場成孤島
在建成之初,關西機場就被指存在結構上的弱點,其中之一就是松軟的地基。該機場建在水深18米的地基上,地面一直在出現沉降。一期島已累計下沉約3.4米,如今仍在以每年約6厘米的速度下沉。此次受到水淹的正是建在一期島上的A跑道。
在地面沉降仍在持續的情況下,防范風暴潮等的對策之一被認為是“堤岸防護工程”。關西機場自通航以來,一直在加強水災對策。自2004年起,為了能防御“50年一遇”的巨浪,防護堤被加高到了比海面高出約5米的高度。這一舉措設想的是留有記錄的潮位,即1961年的第二室戶臺風來襲時創下的293厘米的潮位。
但是,此次觀測到創出歷史潮位的329厘米。日本國土交通省統計顯示,包括停機坪在內全面浸水,水位達到約50厘米。關于觀測到創紀錄潮位的原因,可以想到臺風的通過與滿潮時刻處于相同時期等各種條件的疊加。
關西機場2004年也由于臺風導致的風暴潮和巨浪的影響,發生了道路凹陷的災害。關西大學特聘教授河田惠昭(專業為防災學)指出,“關西機場建在地基松軟的地層上,每年都出現地面沉降。機場跑道無法加高。如果南海海槽地震導致的海嘯涌來,被水淹沒的可能性很大”。
另一個弱點在于災害時的交通。連接機場的陸路的交通只有因油輪撞擊而變得難以通行的公路和鐵路經過的聯絡橋。在臺風等發生之際,“孤島化”的風險一直伴隨左右,此次卻真的成了現實。據估計,乘客等8000人當晚被困機場。關西機場運營公司的關西airport的高管表示,受害程度“超過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