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從拆箱-細節設計-實際應用-特色測評的路線,詳細對石頭掃地機器人T7,進行一次深度測評。本文大約5000字,閱讀時長大約需要15分鐘。
【生活電器】石頭掃地機器人t7怎么樣 更加智能在復雜地形中表現更好
一、石頭掃地機器人T7拆箱
1.1
包裝設計上依然采用了科技感十足的簡約風格,也沿襲了米家生態下的極簡藝術,從外包裝上可以知道整箱重量是6.2kg,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主機重量是3.7kg,相較于上一代增加了0.1kg的凈重。開箱之后,除了主機和充電底座在一層之外,其他附件在另外一層。本次筆者拿到的是一個云石白款式,眼看起來有一種陶瓷白的感覺,跟家里的其他主流智能家居風格很搭配。
1.2
附件中,主刷盒依然采用卡殼設計,卡槽部位有開關方向指示,次使用基本不需要看說明書,就能上手操作,細節是:主刷蓋的兩個安置軸承的位置,還有兩個小刷子,一定程度防止軸承卡頭發。同時配備了一個主刷的清理工具,細節是還帶了一個小鳥刀片,如果線條或者頭發纏繞,方便清理,另一頭則可以清理塵盒中的濾網。
1.3
附件中的防水墊,是在出廠時已經貼了五張雙面膠,可固定在充電底座地面。拖布架已經裝好了纖維拖布,大小是248平方厘米。附贈了一個塵盒的濾網,充電線的材質跟米家生態的材質一樣,科技灰,附件基本上介紹到這里,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主機和充電底座吧。
1.4
主機的正面,設計依然簡約,三個按鈕,從左到右依次為:局部清掃、開關和回充。roborock商標的這個蓋子是可以開啟的,里面放置的就是塵盒和小鳥刀片。電源指示燈在開關的下方。
1.5
主機的背面兩個超大的輪子很顯眼,主輪直徑在7CM,前方是一個萬向輪。每個輪子兩邊以及到萬向輪方向,總共安裝有6個懸崖感應器,萬向輪兩邊金屬色的是充電觸片。在輪子一側配有一個邊刷,用來清掃浮灰,中間紅色為我們剛才拆機時候的主刷。主刷下方是水箱以及拖布支架的卡槽位置,在使用的時候,拖布架是在水箱的正下方。
二、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局部細節設計
2.1 先看下正面的細節展示
2.1.1
塵盒的蓋子比較薄,整個表面平整,看不出來高低落差,打開塵盒蓋,可以看到還有一個過濾網。塵盒依然采用的卡槽設計,塵盒跟一般的掃地機器人差異不大,細節是這個塵盒取出來真的是方便,并且據小編測試有至少3種打開塵盒的方式。
2.1.2
在塵盒右上方,可以看到這里放置了WiFi指示燈和WiFi重置按鈕,將這個指示燈放在這里,能夠讓正面看起來更加整潔,體現了石頭團隊的用心。
2.1.3 水箱和拖布的位置,暗扣式設計,不管是水箱還是拖布,不需要翻轉機器,直接可以像拉抽屜一樣拉出。
2.1.4 T7的側面有一個沿墻傳感器,主要用來繪制墻體、繞柱清掃。
2.1.5 T7的側面正前方配置有回充傳感器,具有兩大作用:回去充電,第二人為因素挪動機器之后,以此來輔助感應當前所處位置。
2.1.6
在T7正面上方突起的是激光測距傳感器和激光頭壓力傳感器。其中激光測距感應器,讓掃地機器人在夜間作業、復雜環境下均沒任何壓力。而壓力傳感器,則可以讓掃地機器人鉆沙發、鉆床底等都得心應手。
2.2 再來看下背面的局部設計細節
2.2.1
7CM直徑的主輪,采用的是卡車式的車輪設計,抓地力和爬坡能力更強。因為兩個齒輪獨立驅動,且有獨立的懸崖傳感器,因此T7可以任意調整高度,以應對復雜的地形或者門檻等位置。兩個輪子獨立起伏高度約為3.5cm。
2.2.2
邊刷的主體材質像是橡膠的,毛刷還是比較硬的。也是為了方便把灰塵掃到主刷區域,值得一提的是邊刷在延邊和墻角時會動態調速。雖然這里邊刷的位置看起來與輪子重合,但在實際應用中發現并不相互影響。
2.2.3 主輪兩邊以及萬向輪兩邊的黑色透明塑料下是懸崖感應器,六個懸崖感應器獨立工作,又能夠通過系統協調信號,屬于RR mason
7.0算法系統的核心傳感器。
2.2.4
萬向傳感器的水平高度是要低于主輪默認的水平高度,這樣更利于陀螺儀辨識方向和穩步前進。不過傳感器的增多,相應的算法也就更復雜,如果系統設計的好就會更加智能,這些傳感器的協調我們后面在詳細說明。
此外,轉動萬向輪可以看出滑動起來非常順滑,便于改變機器人方向。
2.2.5
看下水箱的細節,水箱的體積參數是297ml,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加太滿容易溢出,而且因為水箱屬于平面面積較大,所以也不好加滿,根據實際測試,一次加260ml左右的水比較適合。
細節是,在水箱的入口位置,還有一個過濾網,以免因雜物倒入水箱之后,很難清理。不得不說,隨著掃地機器人這么多迭代版本的發布,很多細節方面已經做到了用戶都想不到的地步。
2.2.6
值得一提的是,當筆者把拖地模塊的拖布拆開,再安裝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拖布不僅僅是粘在拖布支架上那么簡單,而是在拖布的一邊,做了一種類似拉鏈的設計。正確的做法是,先拖布一端直接卡到拖布支架的卡槽里面。然后再通過粘連進行二次固定,這點確實很方便,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延長拖布的使用壽命,筆者之前用到的一個其他品牌的機器人就直接是粘上去的。這樣時間一長,拖布很容易擰巴在一起。
2.2.7
充電座的外觀設計也比較簡約大方,指示燈在表面中間,充電座可以根據與插座的位置,把一部分電線盤繞在背面的集線盒里面,黑白的設計風格,也增加了不少科技感,充電貼片位于充電盒底座下板,充電感應器位于黑色面板后面。
三、石頭掃地機器人T7充電,根據介紹T7可充電電量為5200mAh,充滿電可工作時長為2.5小時,理論上清掃面積250㎡。充滿電后開始實際操作,一起來看看新款的石頭掃地機器人T7都有哪些過人之處。
3.1
筆者使用的是米家,就在米家上添加了石頭掃地機器人T7,添加完畢之后,首屏就可以看到石頭機器人的電量、以及清掃時間和清掃面積。簡單介紹下T7的工作環境,筆者家里含有一個客廳和餐廳,廚房和書房以及兩個臥室,比較復雜的是餐椅附近、充電位置和洗手池附近。
3.2
直接開掃,復雜地形的掃地過程我們后面再進行細節說明,這里先上戰績。從圖中可以看到次清掃,掃了大概42平米,消耗電量是22%,用時45min,這里要說下筆者應用場景的建筑面積是100平米,通過換算說明T7充滿電可以清掃建筑面積450平米的用戶,能夠滿足常規住戶。當然對于超大戶型,T7還有智能斷點續掃,即智能識別剩余清掃面積,充夠相應的電量就會直接續掃。
因為筆者測試的模式是清掃加拖地模式,完成清掃后重新把水倒出來,用水杯測量可以看到整個用水是接近100ml,還剩余165ml的水,這個是中水量模式,通過計算,可以推出中水量模式下可以一次拖完200平米以上的大戶型。
3.3
通過觀察發現,整個掃地模式,是采用邊探索邊清掃的模式,探索一定的區域之后,開始針對該區域進行清掃,在清掃過程中不斷地找邊界,直到把所有的邊界探索完畢,再進行探索區域的清掃,整個清掃過程就完畢了,沒有發生亂撞和漏掃的現象。這里面就用到了沿墻激光測距和沿墻傳感器,先把邊距規劃出來,這點類似于我們畫2D平面結構圖。
前置的碰撞緩沖器也有很強的緩沖作用,地圖規劃跟房屋的基本結構還是比較吻合。清掃大致分為兩種方式,根據地形,對于比較平整的地形采用的是弓字型的清掃。對于餐桌、椅子等柱狀障礙,采用的是沿邊螺旋式清掃。當然清掃地圖的準確繪制是通過激光感應加輕微碰撞式接觸,主要是區別人為因素干擾,或者其他落地窗阻擋的干擾,所以適當的碰撞對于便捷的繪制還是比較準確的。
取出塵盒,發現清掃之后的灰塵、絮狀物還是比較多的,主要還是頭發和一些沙發或床掉下來的絨毛。但事實上,筆者平時每天都會清掃,只是一些邊角、墻邊等位置常常會忽略,可見掃地機器人并不是雞肋,而是一個得力助手。不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建議使用頻率是每天一次,這樣塵盒也可以每天更換,而拖布則可以使用一次性拖布,用完即拋型。
3.4
經過幾天的摸索,發現石頭掃地機器人T7還支持多層建筑+自建地圖+自建清掃區域。通過設置適當的虛擬墻,T7可以適應于復式樓層,別墅等場景。此外,在大戶型清掃中,也可以設置物理屏障,實現在不同的房間設置不同地圖場景。
T7支持手動繪圖和指定區域掃地,手動繪制地圖的場景:比如說在次清掃時衛生間的門沒有關,結果掃地機器人直接進入了衛生間并把衛生間標記為了清掃區域,那么在不想重構地圖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在當前地圖上進行編輯,自建虛擬墻壁,這樣掃地機器人以后哪怕是門開著也不會闖進去了。
指定區域清掃,可以自己繪制,也可以通過系統推薦的可選擇區域直接點擊,然后機器人就可以自己識別自己位置,然后開始清掃。此外,當某個片區局部需要清掃,還有指哪到哪、手動遙控模式等任意切換。
3.5
石頭掃地機器人T7有夜間清掃模式和三個清掃吸力強度,其中吸力可達2500Pa,有三個檔位的水量,可以結合地圖管理,定制清掃順序、吸力和水量。而通過測試,發現夜間清掃模式非常安靜。實際應用中,發現標準吸力就可以實現地板清潔,中水量下地板的濕度也剛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各個耗材的使用情況,以及什么時候需要更換,都有了百分比樣式的提醒。這樣讓用戶更加直觀地知道,什么時候該更換哪些配件。
四、石頭掃地機器人T7在特色場景中表現了出乎意料的智能
4.1 多桌椅腿復雜環境下,碰撞很少,路線很“機智”。
我們可以看到,T7并不是依賴碰撞緩沖器來檢測邊緣,而是通過激光測距和沿墻傳感器進行邊緣識別。沿墻傳感器會沿著凳子/桌子腿的周圍轉一圈。而且輔助清掃器在沿墻傳感器下方,正好可以將難以清掃的桌腿周圍清掃干凈。
當然在清掃過程中,如果是沿著桌腿,次清掃時不可避免的會發生輕微碰撞,不然很難把桌腿清掃干凈。而第二次清掃時,已經幾乎沒有碰撞。這主要是因為T7是采用的RR
mason7.0,其中環繞算法更加聰明。
另外,T7能夠感知地形動態變化,主要表現在,在餐桌的復雜環境中,假設一部分椅子的位置發生變化,餐桌位置不變的情況下,T7表現出來對椅子的重新識別和餐桌位置仍然有記憶的特征。觀察了下,算法其實是默認嘗試上一次繪制的地圖,如果地圖邊緣發生變化,則開始嘗試新繪制地圖,新繪制地圖不會影響未涉及的繪制區域。
這點還是要歸功于GLSLAM算法,不同于其他掃地機器人。T7
加入了GPU芯片,對繪制的地圖進行擬3D化的處理。這種算法重要解決的兩個其他掃地機器人的痛點是:地圖的重復繪制導致電量和時間的浪費,以及環境/位置變化之后可以快速識別出來當前位置。
4.2 爬坡能力
用一個1元硬幣和1角硬幣,比較直觀地能對比出來設置障礙物的高度大約是1.8cm。這次測試的障礙物高度是沒有任何緩坡的,且是帶有拖布模式。一般在家庭裝修環境來說,很少有這種的高度,即便是有這樣高度的隔斷,也會有對應的緩坡處理。緩坡相對一般的掃地機器人而言,都可以做到。而這次用一個極限的直角障礙,發現石頭機器人T7還是完美越過,這個真的有點出乎意料。這樣基本上在出門的時候,不需要設置清掃區域,直接讓掃地機器人開掃,就可以覆蓋整個房間。
4.3 雜物清掃能力。
對于雜物清掃能力,分為了三點測試,本次測試就不再用醋或者生抽來展示拖地能力了,因為從以往的測評中我們可以發現,剛剛撒地上的生抽或者醋,還是比較容易拖干凈的。我們這次就用粉狀物代表面粉、玉米糝、橙子皮這三種顆粒大小來分別測試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清掃能力到底如何。
4.3.1
面粉清掃,在地上撒了一層面粉,發現當掃地機器人掃過去的時候,不僅僅是主刷下面的痕跡被清掃干凈,而是覆蓋了整個掃地機器人經過的寬度。前置副刷和拖地模塊,起到了比較關鍵的作用。
4.3.2
再來試試玉米糝的顆粒度,在大理石地板上撒上玉米糝狀的顆粒之后,同樣的結果,掃地機器人掃過之后,也能夠覆蓋差不多整個機身的矩形區域,來回幾次就可以清掃干凈。
4.3.3
這次再來一點較大的顆粒,一般情況下,類似于瓜子、果皮等有時候會有一些瑣碎顆粒掉落不易清掃,我們直接把橙子皮切成一定大小撒上一地,然后啟動T7,這次結果令人滿意,僅僅有一少部分橙子皮被推著向前,而大部分橙子皮被掃入塵盒。經過來回幾次清掃之后,橙子皮能全部被掃入盒子中。
這主要得益于石頭掃地機器人T7,增加了25%的吸力,在功率情況下,吸力可以達到2500Pa,測試過程中發現,主刷可以上下浮動,貼地而行,深度清掃;邊刷的轉速在墻邊和遇到障礙物的時候會加快;而拖布能夠緊壓地面,有效去除污漬。
總結:這次石頭掃地機器人T7,整體上來說,外觀的細節處理和科技感都是十足的,擺在家里也比較搭配和上檔次。硬件上面,增加了吸力和水箱容量,軟件方面功能做了優化升級。還有諸多細節方面具有滿滿的誠意,例如可以把家里的多個智能家居一起納入智能場景、增加了分區定制、拖地禁區和智能斷電續掃等。清掃上,相較于之前使用的其他品牌的掃地機器人來說,T7能夠更加智能地識別墻體,在復雜地形中表現更好。
相關閱讀:
家用掃地機買什么好 500-1000元選誰才是王道??
科沃斯掃地機器人評測 輕松征服各種環境的打掃難題?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文字、圖片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提及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