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普通人認為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沒有什么好處,但是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卻會讓您大吃一驚的哦!小小的荔枝核會帶給您很大的驚喜呢!那么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究竟有哪些呢?下面的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生活小常識: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溫,甘澀。
【歸經】肝、腎經。
【功效】溫中,理氣,止痛。治胃脘痛,疝氣痛,婦女血氣刺痛。
【毒性】荔枝核急性毒性甚低,以20g/kg的劑量給小鼠灌胃,服藥后3天內無一死亡。
【用法用量】內服:5—9克,煎湯;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無寒濕滯氣者勿服。
1、理氣止痛:荔枝核有理氣止痛作用?!侗静菥V目》曰:“荔枝核入厥陰,行散氣滯、其實雙結而核肖睪丸,故其治癩疝卵腫,有述類象形之義”。故多用于厥陰肝經寒凝氣滯所致的疝痛、睪丸腫痛等少腹疼痛,并可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婦人經前腹痛和產后腹痛。
2、溫中散寒:荔枝核味辛性溫,故有溫中散寒之功,常用于寒凝氣滯之胃脘疼痛。本癥多由于素體氣虛或久病脾胃虛弱,中陽不振、寒從內生、胃失溫養,癥見: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絕,食少納呆、泛吐清水,喜按喜溫,饑餓時痛甚,得食稍減,遇冷則劇,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胃痛時輕時重,數年不愈,嚴重者可兼嘔血或便血,舌淡嫩、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滑,脈沉遲或濡弱。《備要》載:“辟寒邪、治胃脘痛”。故用本品可治本癥。
3、荔枝核可以降血脂,調節血脂代謝紊亂。
4、荔枝核可以用于疝痛,睪丸腫疼,胃脘痛,腹疼。
荔枝核的常見應用
1、疝氣痛,睪丸腫痛:荔枝核主入肝經,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溫祛寒,有疏肝理氣、行氣散結、散寒止痛之功。治寒凝氣滯之疝氣痛、睪丸腫痛,可與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醫得效方》);或與小茴香、吳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氣內消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若睪丸腫痛屬濕熱者,可配龍膽草、川楝子、大黃等同用。
2、胃脘久痛,痛經,產后腹痛:荔枝核辛行苦泄溫通,入肝胃經,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作用。治肝氣郁結、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與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岳全書》);若肝郁氣滯血瘀之痛經及產后腹痛,可與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婦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當歸、益母草等同用,療效更好。
荔枝核的配伍應用
1、配橘核,專入肝經,直達少腹,祛寒止痛,散結消腫之功益彰。治小腸疝氣,陰囊、睪丸腫痛等以及少腹刺痛,腹內包塊,虛寒性帶下等癥。
2、配香附子,專功肝郁,常治療閉經、痛經、經前及產后血瘀腹痛,為婦人之良方。《本草綱目》:“用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炒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鹽湯、米飲送下。治婦人血氣刺痛”。皆是也。
3、配木香,常治療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脹痛等癥。
4、配炒小茴香,肝腎同治、為理氣療疝之良劑,常治療小腸疝氣、陰囊、睪丸腫痛等癥。
5、配酒,以酒調服,治心痛及小腸氣。
荔枝核的副作用
荔枝作為果品,深受人們喜愛,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果糖、維生素、蛋白質、檸檬酸等,對人體有補益作用。然荔枝究屬濕熱之品,因為人們的“貪吃”,于是就有人患上了荔枝病。臨床表現為:頭暈心悸、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皮膚濕冷,有些患者還可出現口渴和饑餓感,或發生腹痛腹瀉癥狀,個別嚴重患者可突然昏迷,陣發性抽搐,脈搏細弱而速,瞳孔縮小,呼吸不規則,呈間歇性或嘆息樣,面色青灰,皮膚紫紺,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等。
食用荔枝核,并無明顯副作用。
荔枝核的食用方法
1、荔枝核蜜飲
【材料】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做法】①將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鍋。②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③去渣取汁,趁溫熱調入蜂蜜,拌和均勻,即可。④早晚2次分服。
【提示】本品能理氣,利濕,止痛。主治各類慢性盆腔炎,下腹及小腹兩側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帶下量多。
2、荔枝核海帶湯
【材料】荔枝核、茴香、青皮各5錢,海帶50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適量水煮成湯即可。每日飲用1次,可以改善肝硬化現象。
3、荔枝核散
【材料】荔枝核60克,炮山甲15克,黃酒少許。
【做法】將荔枝核、炮山甲一同研成細末。每天2次,每次服9克,用溫黃酒送下。
【功效】適用于急性腰扭傷患者的治療。
4、荔枝核葛根羹
【材料】荔枝核15克,葛根10克,山藥60克。
【做法】將荔枝核、葛根、山藥分別洗凈,曬干或烘干,敲碎或切碎,共研成細末,用溫開水調勻,呈稀糊狀,置小火上制成黏稠羹。早晨空腹服用。
【功效】適于各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