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占15%的市場份額;綜合利潤率大部分只能維持5~6%;只有3.73%的消費者可以準確說出公司名稱……如果從數據上看,家裝公司的2016年似乎過得藍瘦香菇。都說2016年是家裝行業飛速發展的一年,但在新聞鋪天蓋地的報道下,家裝公司真正活得怎么樣一直都是個說不清的迷。12月6日,由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家裝專委會與新浪家居聯合主辦的2016年中裝行業年會在廣州舉辦。這份透底的數據正是來源于會上發布的《中裝行業品牌企業發展狀況報告》。
這份由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家裝專委會走訪45家企業,行程可繞地球一圈才形成的報告自然不只有這三項數據。除此之外,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給出了一份包含18項具體診斷結論的體檢報告:
這18個特點涵蓋了家裝行業的方方面面,既有優點也有瓶頸,其中有一些數據更是透露,可以說家裝行業的大起底也讓我們大吃一驚。
正規軍與游擊隊的戰爭
《報告》中關于家裝市場的一組數據表明:每年的竣工面積,銷售面積,折算成套數,全國每年新房交付數量都在1400萬套左右。現在的城市存量住宅大概是35411萬到37781萬套,這個數據放在全世界都是驚人的。但作為家裝行業正規軍的十幾萬家家裝公司只占到了市場總量15%,剩下的85%被游擊隊瓜分。零散的裝修游擊隊為什么能占據如此大的市場,呼風喚雨,原因也許很直白,就是施工能力。家裝行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很多,但它在市場的份額只是由施工端的能力來決定的。因此市場的多少不在家裝公司手上,在工人手上。
一直以來,施工工人的技術幾乎還是全部來自于師傅的傳授。即使是水電工種,師傅傳授的比例也是大大超過了專業學習的比例,職業技能培訓在全行業基本上是空白。同時在對決策層、管理層的培養方面也是企業極難轉變的短板。家裝行業市場有著1.5萬億的空間,但目前的家裝企業只能達到60億人民幣,1000億的公司仍未出現,究其原因就在于人才的短缺。《報告》指出家裝行業同行挖墻腳的情況是所有行業當中嚴重的,沒有之一。隨著管理體系、教育培養體系逐步完善這一問題可能會得到緩解,但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在現階段內將成為發展的制約。
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家裝委副會長 謝鑫
管理短板還在漏水
2016年隨著消費需求的攀升,家裝公司也迎來了全面開花的時代。根據走訪的45家家裝公司情況顯示,分支機構(門店)數均值量為45.86家,的有12家,而的多達460家。如此龐大的隊伍需要更高水平的管理,但目前管理卻是家裝行業明顯的短板。
家裝行業相對比較年輕,早的公司在1991年成立,至今僅僅25年,代的創業企業家大部分還在一線,進行傳統的直接管理。這樣的管理直接引發的問題是,在家裝的成本、流程、設計師、施工等相對較長的管理流程上很難得到普遍效益。多年來,家裝成本基本機構未能發生改變,毛利率一直在40%左右未能提升。
目前在人員管理方面,《報告》顯示在45家公司的設計師隊伍中大專學歷設計師占44%,研究生只有7%。而施工工人來自農村的比例為97.6%,大部分來自親友同鄉的推薦。這樣的比例意味著大多數的設計、施工來自于經驗和師徒的傳授,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在全行業基本上還是空白。目前家裝行業市場的競爭已經成為施工能力的比拼,而施工能力的體現就在于工人的素質。對于家裝公司來說,必須補上管理的短板才能存蓄更多的力量與空間。
成本調整把錢花在刀刃上
想存余糧自然要開源節流,在只有5%的利潤率下,調整成本結構成了快捷的節流方式。在家裝企業的利潤蛋糕中,管理成本比是40%左右,隨著施工工人的成本飛漲,企業只能將利潤鎖定在材料上。但品質競爭的加劇又對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成本結構的改革成為控制成本的重要步驟,調整業務環節的各項成本,租金以及營銷活動。
營銷活動是成本的流量大戶,《報告》數據顯示現在家裝企業廣告投放總體占比是6.7%,是19%。這也就意味著企業要拿出19%的營業總收入來做廣告。即使在網絡上邀約客戶,目前一線城市平均的獲客成本也達到了1000元每人,而客單值(200平米以下)平均只有17.6萬左右。在如此單薄的利潤下,頻繁的營銷活動,全國范圍的店面大面積設置終的結果就是“逼得大家口袋里沒錢”。所以關于企業成本的構成以及租金、廣告、管理等每個板塊合理分配的改革,對于家裝企業來說是必須要突破的瓶頸。(來源:新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