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保障網訊 目前正值裝修旺季,家居品牌打折促銷此起彼伏。記者在知名家居賣場居然之家調查發現,有些衛浴專賣店的產品套牌假冒現象泛濫,并且在各種促銷活動中成為主力軍。業內人士提醒:一年一度的雙十一促銷慶典即將到來,需謹防低價促銷產品中的“套牌陷阱”!
關鍵詞:套牌產品
?讀者李女士向本報反映,她十一打折促銷期間購買了某品牌成套衛浴產品,安裝之后才發現浴室柜并非同一品牌產品,因為已經安裝使用無法退貨。商家終的解釋是多年的合作品牌,質量沒有問題。業內人士認為,浴室柜應屬于市場上普遍存在的套牌產品。
?調查:專賣店套牌成常態
?針對此問題,記者來到居然之家十里河店,發現很多品牌出售的衛浴產品竟然都存在套牌產品,盡管這些產品的確是在這些品牌專賣店內出售的。
?記者先后從維衛、航標、品牌專賣店看到其所出售的部分衛浴產品存在同一種現象,即產品沒有該品牌標志,存在這種現象的產品幾乎都是浴室柜,值得注意的
是,這些浴室柜并不是完全沒有品牌標志,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過程中往往只會注意到一些明顯標志,比如水龍頭上的商標,而像陶瓷水箱、柜體等是否有商標
則不太會注意到,因此,在這些產品上往往能發現“套牌”的存在。
在維衛專賣店內,記者仔細查看后發現有一款陶瓷浴室柜是FAENZA品牌,在記者的詢問下,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維衛店內的這款產品確實是FAENZA品牌的,因為維衛同FAENZA同屬一個代理公司,所以店內存在FAENZA的產品非常正常。
??其實,大部分出售套牌產品的品牌不會直接告訴消費者,消費者通常很難發現哪些產品是套牌產品。記者從航標專賣店內同樣發現了與維衛同樣的情況,一款白色售價
為6434元一套的浴室柜僅在水龍頭等五金配件上標注了該品牌的商標,而水箱、柜體則沒有任何標志,記者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該款浴室柜的柜體使用的五金均為
不帶阻尼的五金,隨后記者詢問如此高價的產品為什么五金配置并不高,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五金可以替換,包括水龍頭也可以替換,但替換五金可能會帶來價格上的
變化。而相同的情況再次出現在品牌上,可見出售套牌產品的不只一、兩家,而且形式也非常相似。
提醒套牌產品質量難保證
“這并不是一個罕見的事,但確實也是件無奈的事。”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造成套牌出現的原因來自很多方面,其中的因素來自于成本。據業內人士的說
法,工廠在生產過程中往往采用流水線生產的方式,而流水線生產涉及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不僅保證產品的品質,同時也意味著成本的付出,“套牌產品與非套牌
產品的一大區別就在于細節”,人士說道,“大品牌的產品正是通過細節來增加產品功能,而這也是完善的流水線流程的功勞。大工廠擁有更為先進完備的生產
機器設備,能充分保證產品每道工序的質量,從而保證產品的質量,而小工廠往往采用人工、機器相組合的方式進行生產,不僅質量難以保證,甚至因為不具備部分
工藝技術導致工序的缺失,造成產品細節質量與原廠生產有很大區別,而這方面的區別盡管較大,但往往不容易被發現,尤其是沒有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則更容易忽略
此現象。比如浴室柜,在專業人士看來應該做光滑處理的地方很多套牌產品很難達到要求,往往不夠光滑。”
?除了細節外,配件也是節省成
本的關鍵。“對于衛浴配件而言往往是通過套牌節約成本,如陶瓷類產品的配件,目前很多二線品牌通過批發進貨,然后以團購的方式出售,中間往往有一定的差
價,而這個差價就出在配件上,常見的區別就是配件是進口還是國產的。而像板材類,如浴室柜柜體,成本的節約主要來自板材的厚度,套牌產品往往是能用薄的
不用厚的,而水龍頭則在重量上節約成本。”
?“不環保可能是套牌產品另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業內人士介紹,很多套牌產品往往不環
保,而這類問題主要出現在產品所用的材料商,“甲醛釋放量不達標是套牌浴室柜產品為常見的問題,相較于大工廠生產的產品,可以說99%的小工廠生產的浴
室柜產品都存在環保問題。”
?解讀:套牌實質為售假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套牌產品多是由于生產廠家的工廠
在外地,而將產品的生產交由本地工廠則能節省一大筆成本,而這也是套牌存在的因素。比如陶瓷產品,往往生產廠商都在福建、廣州一帶,廠商如果選擇將產
品的生產交由當地的廠家,不僅可以節省運費,同時只需要對產品進行簡單包裝即可。另外正如前面提到的,大工廠的生產工序往往更為完備和復雜,而這也是成本
提升,如果交給其他工廠,像有些讓產品細節更為精致的工序可能會被省掉,這樣不僅再次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還不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套牌確實是這些公司外加工的產品,盡管這些產品可能在使用上與原廠生產的產品并無大區別甚至可能沒有區別,但一方面是消費者購買到的套牌
產品本身并不是他們真正想買的產品,另一方面,這些套牌產品確實與原廠生產的產品有差異。掛羊頭賣狗肉,掛的是專賣店品牌,賣的是套牌假貨。
?同時業內專家提出: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做虛假宣傳等行為均屬不正當競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三)項規定,“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規定,“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